天山网讯1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和阿勒泰地区唱主角,推介各自冰雪资源的特色及开展冰雪运动的优势。
乌鲁木齐市副市长介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3亿人上冰雪”的重要指示精神,乌鲁木齐将以冰雪运动为龙头,带动全市体育产业发展,推动冬季全民健身运动发展。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副州长木合亚提·加尔木哈买提在发布会上列举了一组数据:2015年11月至12月,伊犁州共接待人次102.33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0.46亿元,与2014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91和209。
来自人类最早滑雪起源地的阿勒泰地区行署副专员阿合卓力·艾乃斯也向媒体展示了该地区的冰雪特色,目前,阿勒泰仍然保留着古老滑雪运动,使用白桦木和马腿毛皮制成“毛皮雪板”滑雪,这种制作工艺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十三冬雪上项目承办赛区,昌吉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婉琳表示,目前,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拥有国内最高等级标准的5S级滑雪场、国内最大的雪具大厅、最长的专业雪道、全国最好的越野雪道、具备国际标准的U型场地,被指定为索契冬奥会国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唯一集训地和出征地。
昌吉州将借助天山滑雪场资源优势,积极承办国际级、国家级重大体育赛事,设立训练基地,着力在空中技巧、U型槽、速度滑冰等项目上加大对运动员的培养、交流力度,为新疆竞技体育输送后备人才,为冬奥会、为国家3亿人冰雪战略助力。塔城地区文明办主任于新英代表塔城地区给媒体记者和组委会赠送塔城本土音乐光盘。

伊犁州:以承办冰雪体育赛事为依托推动冬季旅游发展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副州长木合亚提·加尔木哈买提表示,随着我国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以来,随着国家“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和“北冰南展西扩”战略的实施,以及十三冬的成功举办,为推动全疆冰雪运动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伊犁州也进入了冰雪运动事业和冬季旅游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木合亚提介绍说,冰雪、阳光与温泉,这三项正是伊犁河谷的优势资源。伊犁州具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河谷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冬季平均气温为零下10℃左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开展冬季滑雪、滑冰等体育旅游活动。
2014年以来,伊犁州加快世界级旅游精品和国际旅游谷建设步伐,围绕“做好雪文章、用足冰元素”的理念,深入推进冬季旅游文化。累计投资8890万元,成功打造了那拉提、野核桃沟、阿勒玛勒等S级以上滑雪场9家。同时,加强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将原生态冰雪资源与独具特色的哈萨克民族民俗风情相结合,积极推行冬春季旅游各项惠民补贴政策,去冬今春共推出了冰雪趣味运动会、雪地赛马、叼羊、雪原徒步等78项冰雪旅游活动项目。
各县市冰雪节庆活动遍地开花,一系列活动的举办吸引着全国各地大批游客及冰雪爱好者来伊旅游。2015年11月至12月,伊犁州共接待旅游人次102.33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0.46亿元,与2014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91和209。
“那拉提滑雪场有雪量、山体、温度、交通等四大优势。”木合亚提重点推介了那拉提滑雪场及其举办一系列重冰雪赛事的情况。
木合亚提表示,今后伊犁州将持续强化冰雪运动和冬季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承办冰雪体育赛事为依托,强力推动冬季旅游发展。

乌鲁木齐市:打造国内一流冰雪运动训练基地和旅游目的地
乌鲁木齐市副市长张爱华表示,乌鲁木齐作为新疆唯一的特大型城市和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三面环山,平均海拔800米,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降水236毫米。
新疆是大美之地,沉淀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的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曾是古代西域文化荟萃之地,具有开放、热情、豪爽和奋进的多元文化特质。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艺术、风情习俗,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人文景观。
“乌鲁木齐开展冰雪运动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冰雪资源丰富,海拔适中,温度适宜。”张爱华说,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从纬度、海拔、气温、雪质和雪道落差都接近国际顶级滑雪场雪道的标准,距离乌鲁木齐市区仅有38公里,交通便利,是离市区最近的国际滑雪场,同时也是距离原始森林最近的国际滑雪场。而新疆冰上运动中心位于乌鲁木齐县南旅基地,其规划设计、智能化程度、竞赛技术条件和建设质量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准。
“乌鲁木齐是全世界最适合开展冬季运动的地区之一。”张爱华说,据统计,2015年冰雪季期间,乌鲁木齐市冰雪旅游游客接待人数达到499.07万人次,旅游消费收入达到58亿元。
据其介绍,近年来乌鲁木齐市按照“丝绸之路 冰雪旅游 民族风情”这一独特的冬季旅游组合,以“天山飞雪韵丝路舞风情”为主题,全力打造冬季冰雪旅游特色品牌,先后成功举办了十三届“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开展了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艺术、冰雪体育等一系列活动,促进了冰雪旅游业向高层次、均衡化、全方位方向发展。
从2001年起,乌鲁木齐市设立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资金总量,至今已经增加到每年8000万元。通过政策和资金引导,民营资本大量投入滑雪场等旅游项目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吸引的社会投资超过28亿元。目前,乌鲁木齐有S级滑雪场8家,其中5S级滑雪场一家,4S级滑雪场2家,3S级滑雪场2家,另外还有天山大峡谷,红山公园、植物园等特色景区在冬季也正常开放,日接待能力达5万人次。开展包括滑雪、滑冰等13个冰雪项目。
张爱华介绍,乌鲁木齐市为积极贯彻冰雪运动“南展西扩”战略,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普及,让更多的青少年走上冰雪,爱上冰雪。自2008年起,新疆创建100所“冰上运动示范学校”以来,乌鲁木齐市已有20所学校列入其中。冰上运动的开展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参加冰雪体育活动的热情,丰富了冬季校园活动,培养了青少年冰雪体育后备人才,促进了我市速度滑冰运动竞技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张爱华表示,今后将大力实施旅游发展战略,提升冰雪旅游产业地位,抓好南山旅游基地建设,加快以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为龙头的重点滑雪场的建设,在成功举办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的基础上,努力打造能够举办更高层次冬季运动会的冰雪基地。此外,将大力开展冰雪旅游促销宣传,打造冬季旅游品牌,把“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的旅游品牌做优做精。还将深化冰雪旅游合作,形成冰雪旅游在全疆的龙头带动作用。最后,将积极推动冰雪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形成冰雪运动优势项目的国家队训练基地,形成以乌鲁木齐为核心的冰雪运动全,到2020年,形成以新疆冰上运动中心为核心的冰上运动产业园,再过5年后,形成以乌鲁木齐县、水磨沟区、米东区为重点的一批雪上运动产业园。
阿勒泰地区行署副专员阿合卓力·艾乃斯在介绍情况。阿勒泰地区:人类在这里学会了滑雪,滑雪从这里走向了世界
阿勒泰地区行署副专员阿合卓力·艾乃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阿勒泰作为人类滑雪最早的发源地,冰雪资源全国罕有,被誉为中国最美雪乡。
“阿勒泰冰雪运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万两千年前,当时的牧民使用传统的毛皮滑雪板和独木滑雪杖,驰骋在雪野上开展狩猎活动。”阿合卓力说,至今阿勒泰仍然保留着这种古老的滑雪运动,使用白桦木和马腿毛皮制成“毛皮雪板”进行滑雪,这种制作工艺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合卓力表示,随着阿勒泰冬季冰雪旅游的蓬勃发展,这种古老滑雪板重新焕发生机,成为阿勒泰地区各县(市)冰雪节上推介的重点展品。在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开幕式上,由20人组成的阿勒泰古老滑雪表演,让这项古老的运动再次展现在世界人们眼前。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立足冰雪资源优势,加大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投入力度,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大幅提升了冰雪运动的设施条件。目前,阿勒泰地区已建成三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滑雪场,各县(市)均有滑冰场,“世界一流、亚洲第一”的阿依海滑雪场完成规划设计,今年将开工建设。
阿合卓力介绍说,阿勒泰每年都举办滑雪,青少年滑冰、滑雪,古老滑雪等特色传统赛事。阿勒泰自上世纪50年代组织开展冰雪运动的训练、比赛,1981年成立冰雪专业队,为国家、自治区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滑雪、滑冰运动员。
目前,阿勒泰已恢复滑雪、越野滑雪项目,并以自治区“冰上运动示范学校”的形式开展普及雪上、冰上运动,保持青少年上冰、上雪人数达万人。今年,阿勒泰以“冰雪盛宴阿勒泰”为品牌,举办了第五季中国阿勒际冰雪游、“与旅游合作”国际论坛、乌伦古湖冬捕、首届喀纳斯雪(冰)雕赛、中国寒极·富蕴第四届冰雪风情游等20余项冬季冰雪旅游活动,给国内外游客带来全新的、独具阿勒泰特色的体验和感受。
阿合卓力介绍说,今后阿勒泰地区将依托丰富的冰雪和民俗资源,以“冰雪盛宴阿勒泰”为品牌,放大“人类滑雪起源地”、“中国最美雪乡”等冰雪资源优势,以“人类在这里学会了滑雪,滑雪从这里走向了世界”为形象,以“喜迎冬运会,助力冬奥会”为主题,以打造“世界滑雪圣地”为目标,借助、两省援疆优势,加大冬季旅游产品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开展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活动,构建以阿勒泰市冰雪体育活动、民俗文化体验、福海县乌伦古湖冬捕、喀纳斯景区冰雪观光、民俗文化体验为主体,各县特色节事活动为补充的发展格局,不断提高阿勒泰冬季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秘长刘婉琳在介绍情况。昌吉州:将“冷资源”变成“热产业”
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秘长刘婉琳表示,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作为十三冬比赛场地,承办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单板滑雪U型场地、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等6个大项33个小项雪上赛事项目,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健儿同台竞技,角逐33枚金牌
刘婉琳表示,被誉为中国“最温暖的滑雪场”的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海拔1200—1400米,三面环山、南高北低、地形开阔,非常适合雪上赛事项目。雪场地处天山逆温层,冬日中午气温为零下6度左右,被誉为中国“最温暖的滑雪场”。滑雪场风力小、无污染、雪粘度高,其山体、气候、雪量等自然资源独一无二,适合推广普及冬季体育运动。
刘婉琳介绍了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高标准建设场地,完善基础配套设施,高水平承办赛事,全方位宣传报道,
目前,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拥有国内最高等级标准的5S级滑雪场、国内最大的雪具大厅、新疆最长的专业雪道、全国最好的越野雪道、具备国际标准的U型场地,被指定为索契冬奥会国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唯一集训地和出征地。在十三冬比赛中,各代表团对场地十分满意,据初步对接,解放军代表队已有意向将越野滑雪集训场地放在天山天池滑雪场。
“十三冬将昌吉州的冰雪资源推向全国,今后昌吉州将发挥十三冬效应,打造提升一批旅游文化体育项目、活动,将冷资源转变为热产业。”刘婉琳说,“十三五”期间,昌吉州将加快推进天山天池文化产业园、温泉小镇、博格达小镇等项目,打造新疆乃至全国的冰雪旅游圣地。
此外,还将继续提升天山天池冰雪风情节举办层次和水平,推动天山天池、古海温泉、江布拉克等景区联动发展,并与《别失八里》、《